春季鼻炎总 “捣乱”?中医妙法助你轻松 “通关”!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浏览次数:21次
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,万物复苏,大地一片生机勃勃。然而,对于许多人来说,这个季节却充满了困扰,那就是过敏性鼻炎。
每到春季,花粉、柳絮等过敏原大量飘散在空气中,稍有不慎,鼻子就开始 “闹脾气”,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等症状接踵而至,让人苦不堪言。
今天,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一下春季过敏性鼻炎。
中医眼中的春季过敏性鼻炎
在中医理论里,过敏性鼻炎属于 “鼻鼽” 的范畴。中医认为,鼻为肺之窍,肺主气,司呼吸,外合皮毛。
当人体正气不足,尤其是肺气虚时,卫外功能减弱,风寒之邪或花粉等过敏原就容易趁虚而入,侵袭鼻窍,导致肺气失宣,鼻窍不利,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。
而且,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,人体阳气也随之上升,若体内素有伏热,与外界邪气相互交争,也会加重鼻鼽的症状。
体质与过敏性鼻炎
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不同体质的人患过敏性鼻炎的表现和原因也有所不同。
肺气虚寒型:这类人往往平素就容易感冒,怕冷,遇冷风后喷嚏、流涕症状加重。面色苍白,气短懒言,稍微活动就容易出汗。这是因为肺气虚寒,卫表不固,抵御外邪能力下降,所以外界过敏原容易侵犯鼻窍。
脾气虚弱型:除了鼻炎症状外,常伴有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大便溏稀等表现。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虚则气血不足,无法滋养肺脏,导致肺气也虚,从而使鼻窍失去正常的濡养和防御功能,引发鼻鼽。
肾阳不足型:多见于一些年老体弱或久病之人。患者除了有鼻痒、喷嚏、流清涕等症状外,还会出现腰膝酸软、四肢不温、夜尿频多等肾阳亏虚的表现。肾为先天之本,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,肾阳不足则温煦功能减退,致使肺失温养,鼻窍功能失调。
中医调理方法
1.穴位按摩
迎香穴: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,当鼻唇沟中。用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,每次1-2分钟,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。按摩此穴可通利鼻窍,缓解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
印堂穴:在两眉连线的中点。用拇指指腹按揉印堂穴,手法轻柔,每次1分钟左右。经常按摩印堂穴能提神醒脑,通鼻窍,减轻鼻炎带来的不适。
合谷穴:位于手背,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用拇指按揉对侧合谷穴,力度适中,每次1-2分钟。按摩合谷穴有疏风解表、通络止痛的作用,有助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。
2.中医敷疗调理
中医敷疗是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,依据中医经络学说与药物归经理论,将特定中药研制成膏剂,敷贴于人体特定穴位,使药物经皮肤渗透吸收,从而发挥调理作用。对于春季过敏性鼻炎,中医敷疗能通过调节人体经络气血,改善脏腑功能,增强机体抵御外邪能力,缓解鼻炎症状。
3.饮食调养
多吃健脾益肺的食物:如山药、芡实、薏仁、红枣、百合等。可以将山药煮粥,既能健脾益肺,又能补肾固精;薏仁红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,能健脾利湿,有助于改善脾虚湿盛的体质。
避免食用生冷食物:冷饮、生鱼片等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,加重肺气虚寒或脾气虚弱的情况,从而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,应尽量避免食用。
4.生活起居
注意保暖:春季气温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要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寒。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时,要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,减少冷空气对鼻窍的刺激。
加强锻炼: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如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,能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肺的功能,抵御外邪入侵。
减少接触过敏原: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,尽量减少外出时间,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。外出时佩戴口罩,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面部,减少过敏原的残留。
春季过敏性鼻炎虽然恼人,但通过中医的综合调理,从改善体质入手,配合穴位按摩、敷疗调理、饮食调养和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,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症状,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,摆脱鼻炎的困扰,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。
上一篇: 没有了